新闻报道
孩子看不清黑板也许不是近视,先别急着配镜
眼健康科普 2020-07-01 14:57
  孩子视力模糊,看不清黑板一定是近视?最近,王女士为8岁女儿的视力操碎了心。本以为是近视,结果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,孩子并不是近视,而是“弱视”,单纯配镜无法恢复视力,需要结合视力训练进行养护。得知结果,刘女士很疑惑:“看不清不是近视吗?怎么我家的就是‘弱视’呢?”
  “都是看远看不清,为什么别人家的小孩是近视,我家的就是‘弱视’呢?”
 
爱尚眼弱视训练
 
  一些来店配镜的人,即使戴上眼镜也没法将视力矫正到1.0,如果还是12岁以前的孩子,我们需要特别注意。因为弱视不可怕,可怕的是错过治疗黄金期。
  什么是弱视?
  弱视是视觉系统发育过程中,受到干扰、阻碍与抑制,得不到视觉刺激,引起发育障碍与退化,包括形觉、色觉、光觉、立体感。
  微信公众号:视觉健康顾问:Eyehealthdoctor
  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,它的发病率在3%左右。在英文俚语里弱视被叫作“懒惰的眼睛”—Lazy eye,意思就指:这只患病的眼睛很懒惰,不会主动去看东西。
  弱视是怎么形成的?
  1、形觉剥夺
  在视觉发育的早期,即6-8岁之前,由于先天或后天视觉环境异常,进入眼内的光线刺激不够充分,就会剥夺人眼黄斑清晰成像的机会,导致视功能发育迟缓和低下。
  用植物对比,就类似一棵植物不小心被遮住了一半不能晒到太阳,那这一半叶子很快就会干枯并且长不出新芽;这时,只有把植物完全放到阳光雨露中,才能恢复生机。
  微信公众号:视觉健康顾问:Eyehealthdoctor
  2、双眼相互作用异常
  即双眼视觉输入的信息量不对等。如果一只眼睛由于屈光不正或者视觉功能障碍,传输给大脑的信息就是“模糊紊乱”的,会干扰大脑的工作,最终被大脑抑制,导致这只眼睛发生弱视。
  这就类似“用进废退”理论。比如一个网球运动员,他惯用手是右手,久而久之,右手胳膊就会比左手粗、比左手更强壮,最终导致左手“用进废退”。
  微信公众号:视觉健康顾问:Eyehealthdoctor
  别错过12岁之前这个黄金时期
  人类视觉发育早期最为迅速,对外界刺激也最敏感。6-7岁前,被视为发育迅速期,在此期间,及时发现并治疗弱视,疗效较明显,是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。
  微信公众号:视觉健康顾问:Eyehealthdoctor
  随着年龄增长,视觉发育速度变得缓慢,传统上认为视觉可塑期在12岁以前,超过这个年龄视觉发育逐渐停止,在12岁以上弱视治疗是比较困难的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,十多岁(最晚17岁)才开始弱视治疗,也有一定程度的视力提高。但是,治疗越早,成功机会就越大。
  治疗弱视的方法
  引起弱视的原因不同,治疗方法也不同:
  1、  单眼远视引起
  如果一只眼睛无屈光不正,但另一只眼睛高度远视,那么高度远视的眼睛长期处于模糊状态,便会形成弱视。治疗远视性弱视从配戴眼镜开始,再配合遮盖、训练等方法。
  2、  斜视引起
  斜视指双眼不能同时朝前方看,眼睛处于异常的位置,双眼看到的像难以融合,但只有斜视角度比较大的眼就会变成弱视。斜视性弱视的首先要治疗斜视,有时候必须借助手术来完成。
  3、  先天性白内障引起的
  正常晶状体犹如照相机镜头,透明而聚光,但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晶状体浑浊,光线无法聚焦视网膜,就会形成弱视。解决方案是通过手术、配镜联合视觉训练,视觉训练以遮盖正常眼、只让弱视眼注视的遮盖治疗为重。
  在生活中,我们可以提醒家长,如果孩子弱视,要学会跟孩子做朋友,建立良好沟通,从心理上鼓励孩子,让孩子更有治疗的信心。同时,针对学校,提醒家长和老师提前沟通,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理解,增加孩子配合治疗的信心。
  推荐继续阅读↓
  别让弱视成为孩子一生的“弱势”
  小天是一个两岁零三个月的男宝宝,前一段时间父母发现他经常眨眼、揉眼,并总是说眼睛疼,看东西时也经常眯着眼、斜着头。一开始父母并没有在意,后经朋友提示孩子的视力可能出了问题,于是才急忙带小天去医院检查。经检查,小天右眼、左眼视力分别为0.2、0.4,后经进一步诊断,小天被确诊为患有弱视。
  如今像小天这样的学龄前弱视儿童越来越多。研究表明,弱视的发病率为3%,如果按我国现有3亿儿童的数量来推断,全国约有1200万多名弱视儿童患者。那么,到底什么是弱视?弱视有哪些危害?如何及时发现孩子弱视?面对弱视,究竟该如何应对?以下,小编就一一为大家解答心中的疑问。
  关于弱视,你必须知道这些事儿
  “弱视”是一种视力异常现象,是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的一种眼病,如果宝宝的眼球经检查一切正常,无明显器质性病变,但却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、即使戴矫正镜后仍不能达到应有的正常视力时,可确诊为“弱视”。患儿可能一只眼弱视,也可能两眼都弱视。现行儿童弱视标准如下图所示:
  小编发现,很多家长都很在意自己孩子的眼睛是否近视,却忽视了更为严重的儿童弱视问题。其实弱视的危害要大于近视,近视儿童通常配戴眼镜矫正后,视力可达到正常水平,但儿童弱视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,则会导致视力永久低下甚至失明。此外,弱视还严重危害着儿童的高级视功能——立体视觉的完善。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,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,大脑就无法形成立体的像,对于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不能准确地判断出其方位和远近。
  除此之外,弱视对孩子的深层影响更令人担忧。如弱视让孩子大脑无法获得清晰的影像,大脑皮层为了辨别不清晰的影像,始终超负荷工作,孩子的智力会随着大脑皮层的过度劳损而下降;弱视孩子在升学时也面临着如航空、军警、测绘等80多个专业的报考限制;就业时也不能从事驾驶、参军或测绘等工作。更为重要的是,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影响。因此,儿童弱视问题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。
  如何及早发现这个影响孩子一生的“敌人”
  儿童弱视是一种功能性疾病,但由于孩子年龄小,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,因此孩子视物时,需要家长要多加观察。“看远看近都吃力,喜欢凑近视物;走路时,表现为深一脚浅一脚,容易摔跤;写字常出现重叠、不整齐、不成行等现象;光线不好时看东西更困难;对物体大小、明暗、形态的辨别迟疑;散开能力减弱,正常者可以一目十行,弱视孩子看书的速度比正常孩子要慢很多;如果发现这些迹象,家长就要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机构做视力检查。”一位眼科专家这样提醒家长。
  此外,家长们还可以利用以下方法来检查孩子的视力有无出现异常:
  1、视力表检查法
  父母可让孩子识别标准视力表。检查时让孩子站在5米远处,同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,不要让孩子双眼同时看,避免单眼弱视被漏检(此方法适用于年龄不低于4岁的孩子)。经反复检查后,若发现孩子单眼视力低于0.8,需带孩子到医院进一步检查。
  2、关注异常行为
  寻找孩子患弱视的苗头,父母还可参照以下一些简单方法: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,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;观察孩子看电视、看书时,是否喜欢凑得很近;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,比如是否喜欢抬头或低头看;观察孩子能否稳定地注视事物,若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,则有弱视的可能;孩子走路常常跌倒,老拿不到东西,也可能是弱视影响他把握不准物体的距离感。
  3、遮盖试验法
  还可通过遮盖试验,来大致了解孩子的双眼视力情况:有意遮盖孩子的一只眼睛,让其单眼注视物体,若孩子表现很安静,但遮盖另一只眼时,却撕抓遮盖物,那就提示未遮盖的眼视力可能很差,应尽早到医院检查。
  战胜弱视,要做到“三早”
  说到弱视的治疗,小编想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。上小学时,同学小玲的左眼看东西总是比较模糊,虽然在每学期的例行体检中医生都提醒她做进一步检查,但却没有引起她及其家长的重视。直到上大学,视力愈加模糊,才去医院就诊,被确诊为弱视,但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,治愈的可能基本为零,而且还引发为比较严重的白内障。
 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,治疗时机非常重要。治疗弱视必须抓早抓小,这是因为弱视绝大多数发生于学龄前的婴、幼、儿童,而治疗弱视的效果又与年龄有很大关系,年龄越小效果越好,年龄越大治疗效果就越不理想。所以,弱视的治疗关键是“三早”即: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  然而小编发现身边的一些的家长往往有这样的想法:“孩子年龄大了,视力自然就会正常”或者“等孩子年龄大了再治疗弱视”。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
  因为从视觉发育来讲,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。3——6岁是小儿弱视的最佳治疗时期,只要早发现、坚持治疗,大部分患儿都能治愈。但是,如果超过6岁,视觉发育敏感期过了,尤其是12岁以后,视觉发育基本成熟,再想纠正就很难了。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,孩子将会造成终身视力低下。因此,儿童患上弱视,需要尽早的进行治疗纠正。
  弱视训练是长期过程,因此,家长一定要带着孩子尽快做视力训练和矫正,保护弱视眼,预防斜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