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报道
解读视力表|为什么有1.0和5.0两个标准?视力表的科学依据是什么?
眼健康科普 2020-08-03 17:11
  随着大家对视觉健康重视程度提高,学习眼健康知识成为许多家长、学生、电脑工作者的迫切需要。视力表作为最常用的家庭视力筛查工具,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,被人们所熟知。但同时也会有各种疑问,比如视力表有什么科学依据?为什么视力表上同时存在1.0和5.0,有什么区别么?今天小爱就带大家认识视力表中蕴含的科学原理。
  1、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视力?
家庭护眼
  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照相机,光线进入瞳孔,经过屈光系统(角膜、晶体、前房、房水、玻璃体)落在视网膜上,使视网膜细胞感光,经神经传导至脑视中枢形成视觉。
  视觉又可以细分为,光觉(辨别光线强弱)、色觉(判定颜色)、形觉(分辨物体形态)、双眼视觉(两眼合成一完整、有立体感的单视,包括中心视力、周边视力)。
  我们通过视力表检查的就是双眼视觉中的“中心视力”,也是视网膜最敏感的黄斑中心的视力。
  2、视力表的科学依据是什么?为什么选择字母“E”而不是其他形状?
  这里我们就要了解到“最小视角”的概念。眼睛要想外界两个分离的点,就必须在视网膜上有两个感光视锥细胞兴奋,并在两个锥细胞间,至少要被一个未受兴奋的视锥细胞所隔开,这样形成的视角叫最小视角,又叫“一分视角”。
  所以,能够辨别越小的“E”,说明(远)视力越好。
  至于为什么是“E”而不是其他字母,主要是因为国内2012版标准视力表的规定。使用其他形状的视力表也是有的,例如日本通行“兰氏环形视力表(ランドルト環)”,看起来像C字,所以又叫C表。
  还有国外使用较多的Snellenchart表,采用的就是各种拉丁字母组成,也是最早的视力表版本。
  还有使用卡通图形的儿童视力表:
  3、为什么一张视力表上要同时有1.0和5.0两种标准?
  其实国内视力表曾经有多个版本流通,如张娥视力表、缪天荣对数视力表、徐广第标准视力表,国外流入Jaeger近视力表等。
  对数视力表由缪天荣教授于1959年设计,经不断完善在1990年发布了《标准对数视力表》,采用五分法表达视力,这也是国内应用最广的视力表。
  为了统一标准,2011年12月30日国家卫健委在发布《标准对数视力表》并行2个标准,即缪天荣对数视力表(5.0视力表)和国际小数视力表(1.0视力表)。
  看完这篇文章,大家有没有感觉“小小视力表,也蕴含着大科学”呢?为了家人的眼睛健康,赶快准备一份标准视力表吧。